2013年9月21日星期六

銀幕上片片精彩 銀幕後部部精心


 這些天,每天早上8時,威海路上海廣電大廈大堂電視牆裡 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臨時拷貝存放處便開始忙碌,上海各影院的工作人員進門拿走各自的電影拷貝,電影節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。晚上12時,各影院散場後,所有拷 貝都被送回這裡,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天才算結束——對大部分觀眾來說,這是他們在聲色繽紛的電影節裡看不到的。本報采訪了電影節組委會的眾多工作人員,為 讀者揭秘電影節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
  密鑰,好比一部數字電影的鑰匙,可以控制這部影片在哪個影廳放映,放映多久,甚至使用哪台放映機放映。片方根據電影院的led招牌數字放映設備序列號和放映時間制作出密鑰,傳輸給上海電影節方面,只有當密鑰與正確的時間和放映機匹配,電影才能正常放映。

  對於上影節的工作人員來說,密鑰是他們心裡永遠的痛。2011年,上影節數字拷貝的影片不過40部,去年增加到100多部,今年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 260部。激增的數字拷貝令密鑰工作日趨繁重,繁瑣的工作過程要在短時間內完成,令電影節技術處和排片處的工作人員超負荷運轉。“電影節期間,技術部的工 作人員數量在60個左右,一部分人兩班倒,關鍵人物至今已48小時沒合眼了,接下來還有48小時等著他們,這樣的工作量要一直持續到電影節結束。”上影節 技術總監徐先生告訴,由於數字拷字幕機貝的密鑰很容易出問題,他們必須隨時和片方保持溝通,並開通24小時熱線對影院進行技術支持。”

  從上世紀9跑馬燈0 年代開始,王佳彥就負責上影節的排片工作,密鑰問題同樣讓他大傷腦筋。“今年的外圍展映單元已經換掉4場片子了,印度兩部,澳大利亞一部,美國一部。”老 王說,“最危險的就是電影節頭兩天,有的影片拷貝送來得晚,萬一密鑰不匹配還得去換。一些歐洲的小一下班就找不到人,明天要放的片子今天密鑰還沒拿到,票 子卻都賣出去了,真是急死人。”密鑰出現廣告招牌問題的原因還在於時差,曾經有片方把時間設置成美國時間或格林威治時間,那麼按中國北京時間,該片就不能播放。

  在電影節籌備和舉行的一個多月裡,老王和他的同事們幾乎每天步步驚心,300多場數字影片在33個廳間周轉,不講辛苦,只看結果。老王承認,自己很懷念膠片時代,那時候只要拿到拷貝,就很少有無法放映的情況,“不像現在,三天兩頭趕上一回。”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